《武進十大紅色打卡地》王諍故居:半部電臺起家 一生征戰為民 |
時間:2021-07-08 21:19:16 來源:生活連線 作者:陽湖網 |
|
當代革命史上,除瞿秋白、張太雷、惲代英“三杰”之外,常州籍人士參加人民解放軍獲得軍銜最高者,當數被毛主席譽為我軍通信工作“開山鼻祖”的開國中將、副總參謀長王諍,“十大紅色打卡地”,今天我們一起去王諍故居看看。 王諍故居位于洛陽鎮天井村楊巷,原為其祖父購置,坐北朝南,硬山式江南民宅建筑,一共四進,局部兩間,建于晚清,經百年風雨,基本保存完好,樓上為王諍父母的臥室,樓下放置櫥柜或其他用品。 王諍故居講解員
吳梁:這是故居的第三進也是客廳,放置的以前的老家具,旁邊那個是他的書房,王諍將軍就是在這個書房里面讀書
寫字 在紀念王諍將軍誕辰100周年前夕,武進區投入500多萬元重新修復,新建了事跡陳列室,占地面積944.84平方米。陳列室內放置了王諍將軍半身銅像,布展采用電子與實物、圖片、文字相結合的形式,記錄了王諍將軍一生不同時期發生的重要事件。 王諍故居講解員
吳梁:王諍原名吳人鑒,字鳳崗,號雨峰,1909年5月16日出生在我們天井村楊巷,這張照片就是他青年時期與全家的合影,最右邊是王諍吳人鑒 “半部電臺起家,一生征戰為民”,1927年,王諍畢業于蘇州工業?茖W校,1928年6月進入黃埔軍校6期學習無線電技術,1931年1月,毛澤東、朱德決定組建無線電大隊,任命王諍為隊長,由于電臺發報機被幾個紅軍戰士誤作不好帶的“笨重東西”砸壞了,只剩下收報機,王諍就用這“半部電臺”設立紅軍第一部無線電偵察臺,收聽國民黨中央社的消息,并擇要抄錄給毛澤東、朱德等領導參閱。在王諍的帶領下,中央紅軍有了自己的無線電通信人才隊伍,為第二、三次反圍剿中及時偵察獲悉敵軍情報做出了貢獻。 王諍故居講解員
吳梁:由于這些特殊的功勛,在1933年8月1日,中革軍委授予王諍紅星獎章
在1934年8月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以后,紅軍很多人對革命的前途失去了信心,各奔前程去了,就是在這種危急關頭,王諍將軍毅然提出入黨申請,由朱德總司令親自作出批示,取消預備期直接成為中共正式黨員。 就這樣,王諍成了黨史上第一個沒有預備期的黨員。那時條件非常艱苦,但是黨中央非常重視王諍這個通訊人才,一個月給他50個大洋的工資,為方便攜帶就兌換成了金子。王諍把這“一袋金子”,大部分用來買通訊材料,到南昌買電子管,另外一部分他就分成很多份,給其他的報務員買食物。 王諍故居講解員
吳梁:這邊是王諍將軍一些工作時期的留影,1947年7月,中共中央在陜西靖邊縣小河村參加中央通信機要會議,這是王諍與會途中與黃河的留影,這個是他在給三局機關和無線電臺的干部上業務課,當時條件非常艱苦 一個人開創一個事業難,開創一批事業更難。即便是戰火紛飛的動蕩年代,王諍始終懷著銳意進取的激情和拓荒奠基的擔當,他以通信部門為母體,創辦了我黨第一個新聞臺、第一座文字新聞廣播電臺、第一座語言廣播電臺、我軍第一個通訊材料廠,創辦了抗日根據地氣象事業,研發了第一部有線電話交換機……1950年5月,王諍任中央軍委通信部部長,10月,抗美援朝戰爭打響,王諍部長安排人員帶電臺趕赴沈陽,隨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入朝,保障通信聯絡。 王諍故居講解員
吳梁:1955年9月在授勛儀式上,王諍被授予中將軍銜,也是當時江蘇籍的唯一一個中將,三個一級勛章,一級八一勛章,一級獨立自由勛章,一級解放勛章,下面是他佩戴過的大衣肩章。 新中國成立后,王諍大刀闊斧地展開了通信兵建設事業,統一規劃高等通信院校建設、扶持清華大學無線電系、推進戰略指揮網自動化系統建設等,不斷培養通信人才。1957年11月,王諍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親自組建的、集中了當時全國相當多高級電子技術專家的電科院,與當時五院有關控制系統的五個研究室,合并組成了國防部五院二分院,即導彈控制系統研究分院。1957年11月16日,周恩來總理正式任命王諍同志為五院副院長兼二分院院長。至此,我國航天事業的大幕正式拉開。 王諍故居講解員
吳梁:這張照片是王諍與錢學森、王秉章等考察西北導彈靶場時在嘉峪關合影,下面就是兩彈一星時期的一些照片,1963年王諍任國家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,后來改名為電子工業部,提出了電子工業的24字方針,平戰結合、以戰為主,軍民結合、以軍為主,寓軍于民、以民養軍。 長期超負荷的工作,加上文革期間的精神折磨和肉體摧殘,1978年8月13日,王諍因病醫治無效,在北京逝世,終年70歲。穿越時光,王諍的崢嶸一生凝結成這墻上有力的字眼,“活著干,死了算,不工作是最大的痛苦! 王諍故居講解員
吳梁:這邊是王錚同志的年表和風云錄,記錄了王諍將軍一生重大貢獻和主要經歷。 洛陽鎮天井村黨總支書記
高陽:館內的一些資料收集和其他器材的收集,都是通過王諍的家屬和王諍研究會收集,因為王諍的好多資料確實比較珍貴。 隆隆炮火鍛造錚錚鐵骨,紅色電波傳遞顆顆初心。近年來,王諍故居已獲評“常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”“常州市武進區中小學生德育基地”“常州市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”“黨政專用通訊革命傳統教育基地”等,每天上午9點到11點半,下午1點到5點免費對外開放。 洛陽鎮天井村黨總支書記
高陽:星期天原則上是不開放,但是有特殊情況,一般跟村聯系跟鎮里聯系,我們都會做一個安排,去年到今年到現在為止,我們接待的人員達到18,000人。 英雄老去心猶壯,獨立蒼茫若有思。王諍將軍的一生,至少創造了41項第一、唯一,他“忠于黨、勇擔當、講操守”的革命精神,就像永不消逝的電波,跨越時空,砥礪我們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。
|
|
|
|